“第二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壁画论坛”开幕式
2016年11月18日,由中国艺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四川艺术学院、重庆市艺术家协会共同主办,四川艺术学院中国画系、公共艺术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壁画论坛”在四川艺术学院多功能厅举行。
出席论坛开幕式的有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名誉主任李化吉,主任唐小禾,重庆市文联副主席杨矿,重庆市文联副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四川艺术学院院长庞茂琨,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秘书长、中央艺术学院壁画系副主任孙韬,中国美协综合材料绘画与艺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副主任、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四川艺术学院艺术馆馆长冯斌,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徐亮,秘书长魏东,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委员:清华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郗海飞,中国艺术学院教授张敏杰,湖北艺术学院教授陈绿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张静,上海大学艺术学院设计学部主任杨清泉,敦煌研究院艺术研究所所长侯黎明,以及西安艺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刘西洁,广州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陈舒舒,龟兹研究院副院长台来提·乌布力,陕西历史博物馆壁画保护部副部长杨文宗,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壁画保护研究室副主任李洁,江苏凤凰艺术出版社副总编辑、《画刊》杂志社社长毛晓剑,《丝路艺术》杂志执行主编洛奇,英国伦敦市立艺术馆馆长Richard Noyce,韩国首尔市立艺术馆馆长PARK Tcheon Nahm,俄罗斯列宾艺术学院教授Anastasiia Nikolaeva,俄罗斯塔吉克斯拉夫大学教授Guzel Maytdinova,四川艺术学院教授、批评家王林,四川艺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黄山,以及各兄弟院校的专家。
唐小禾首先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他介绍了“一带一路”理念的产生背景,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盛况,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发展与沿线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合作与伙伴关系,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几年来,这一战略构想在国内外深入人心,得到广泛的响应。
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鼓舞下,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与新疆龟兹研究院合作,于2015年9月在克孜尔召开了“丝绸之路传统壁画艺术研讨会”。通过参观、考查与学习古丝绸之路上辉煌的石窟壁画艺术,研讨了在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同时,继承与借鉴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以促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壁画艺术的再次繁荣。龟兹、敦煌石窟艺术的发生、发展、演变与成熟,外来艺术的借鉴和本土化的过程,以及多元文化的特征,对于今天的艺术家来说,如何面对当今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与融合,如何建立具有自己批评标准的当代艺术,具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每个国家的艺术家都需要有一个开阔的、国际性的视野,通过相互的了解,在艺术上建立起有效的共享机制。参加本次论坛的有四川艺术学院和全国各大艺术院校从事绘画和壁画教学与创作的专家,还荣幸地邀请到来自几个友邦的艺术专家,共同探讨交流,搭建起各国壁画家对话的平台,对于推进世界壁画艺术的繁荣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重庆是“一带一路”重要城市,具有悠久和厚重的文化艺术积淀以及重要的发展战略区域地位优势。四川艺术学院自建校以来就有壁画教学的优良学统,本届壁画艺委会与四川艺术学院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四川艺术学院自2012年成立壁画专业以来,支持壁画艺委会的工作,交流活跃,在教学和创作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都说明了四川艺术学院对壁画艺术的重视。在这里举办此次论坛,既有良好的条件,同时对于带动西部的壁画教育教学与创作以及长江流域的文化艺术建设,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庞茂琨在开幕致辞上首先向与会嘉宾表示欢迎。他提到,人文领域的交流和进步,是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次论坛的举办,可以说是迎合当前国际背景,顺应国家发展需要和时代进步的潮流。
中国壁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特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艺术发展历程的一条重要脉络,在世界文明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且存世量众多。然而,壁画研究与保护却是一大难题。近年来,壁画的现状和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中国艺术家协会壁画艺委会牵头组织有关单位,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并且取得了重要成果。本次论坛的举办,对于进一步探索传统壁画的研究与保护路径,逐步建立壁画艺术互动交流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当前,四川艺术学院正在大力推动内涵式发展和学科建设,打造包括壁画专业在内的特色专业。此次论坛是我校中国画系和公共艺术学院与从事壁画研究的友好单位在前期密切互动中取得的成效和成果,并且得到了中国艺术家协会、中国壁画学会、甘肃敦煌研究院、新疆龟兹研究院、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及专家们的鼎力支持。论坛的成功举办,对于四川艺术学院科学规划壁画专业定位与建设方向具有积极的意义。
《中国壁画·四川艺术学院卷》发布(左起:毛晓剑、庞茂琨、唐小禾、黄山)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国壁画》丛书捐赠仪式暨《中国壁画-四川艺术学院卷》首发式,中央艺术学院、中国艺术学院、清华大学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广州艺术学院、湖北艺术院分别代表各自院校,向四川艺术学院捐赠了《中国壁画》丛书,庞茂琨为捐赠丛书的院校代表颁发了四川艺术学院收藏证书。唐小禾代表艺委会发布了《中国壁画-四川艺术学院卷》,并与庞茂琨进行了新书交接仪式。
《中国壁画》丛书各分卷赠书与颁发证书仪式
“第二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壁画论坛”
开幕式后举行了学术论坛,中外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和交流发言。孙韬、黄山担任论坛会议主持,王林担任论坛学术主持。
论坛会议主持(左:孙韬;右:黄山)
本次论坛以“传承复兴·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为学术导向,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壁画与当代创新为研究主题。论坛的举办,旨在调查、了解、探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壁画研究与保护现状,保护路径与保护方法,交流当代壁画教学与创作经验,共同搭建壁画艺术繁荣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造中国壁画艺术的新高峰。
国外专家发表演讲(上排:理查德•诺伊斯、安娜斯塔西娅•N.N;下排:迈特季诺娃•古泽莉•迈特季诺芙娜、朴天男)
理查德·诺伊斯(Richard Noyce)(英国)以“力量和说服”为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他说:从广义上来说,壁画在大不列颠和北爱尔兰走过了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发生了有趣的转变。建筑物的外观到内里都发生过变化。同样,壁画的角色也发生了有趣的转变:从权势阶级统治人民的权利表达到人民反抗统治的批判方式。他首先介绍了中世纪的教堂壁画,300年之后的维多利亚时期,与壁画艺术在教堂的复苏相呼应,非宗教建筑的壁画也由此产生,主要见于19世纪大城市里壮观的市政厅。而后介绍了20世纪的英国壁画艺术。最后,阐述了目前壁画艺术的一种——街头涂鸦,并表示未来壁画也将在我们的艺术和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
安娜斯塔西娅·N.N(Anastasiia Nikolaeva)(俄罗斯)以“以个人作品为例探讨壁画在彼得堡(俄罗斯)和塔尔图(爱沙尼亚)的发展流派”为题,阐述了因地理、气候等原因,壁画在俄罗斯的重要传统,以流派对目前俄罗斯的壁画进行分类总结,介绍了爱沙尼亚目前新兴的壁画流派。由于制作成本的昂贵,俄罗斯人绘制壁画非常认真,不能出任何差错,壁画点缀环境,令人心情舒畅,这种人与室内装饰之间产生的愉悦的互动关系,使得壁画即使面临搬迁,也会被较好的长时间保留下来。壁画作为生活空间的一部分,成为了房屋主人的处事哲学。她还与大家分享了她的壁画作品和创作心得,壁画创作需要积累很多经验,包括对古典艺术的了解,对环境艺术的了解,长时间的写生训练等等,才能形成壁画家的综合知识系统。
迈特季诺娃·古泽莉·迈特季诺芙娜(Guzel Maytdinova)(塔吉克斯坦)以“丝绸之路上中亚南段的佛教艺术传统”为题,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理清了丝绸之路对吐火罗(大夏)地区文化、艺术的影响。丝绸之路在中亚民族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元前1世纪,中国汉武帝与大夏建立了外交关系,促进了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传播,佛教也在这一时期传入中亚,为当时的大夏注入了古印度文化,于此同时,希腊文化对大夏的造型建筑也有很大影响。各国之间的广泛交往,各种不同的传统都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并被创造性的运用,基督教、佛教等都从这一文化宝库中吸收了大量有益的东西。由于丝绸之路带来的文明交流,吐火罗原住民的艺术遗产与外来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使得造型艺术在文化综合体中找到了自己的表现方式,也为以后在艺术领域取得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朴天男(PARK Tcheon Nahm)(韩国)以“壁画,改变世界——城市更新与艺术作品的创造性结合”为题,介绍了韩国政府的城市艺术公共项目。最初,政府对城市改造时,通过艺术进行更新,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同时,对本地民众生活却造成了很多不便,这就需要政府、艺术家与普通民众之间寻找一种价值需求平衡。艺术家通过壁画进行城市改造,要考虑到当地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让群众参与进来,与群众分享感情与爱,从而明确合适的主题进行创作。如果缺乏沟通和信任,就会造成一些问题。壁画村项目的建设,带来了游客,带来了经济效益,但它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更是与居民长期共存的生活空间的一部分。
国内专家发表演讲(上排:杨文宗、侯黎明;下排:台来提.乌布力、李洁)
杨文宗(代陕西历史博物馆副馆长程旭)以“唐墓壁画的丝路乐舞”为题,介绍了唐代丝路乐舞的基本情况。早至魏晋南北朝时,以西域诸国为主的外族乐舞大量涌入中原,他们与汉族乐舞相交汇,形成了许多新颖的音乐风格。至隋唐时期,中国乐舞迎来了发展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他展示了李寿墓、韦贵妃墓、章怀太子李贤墓、朱家道村唐墓、青海乌兰县贵族墓等唐墓中的软舞、胡乐胡舞等壁画,以及乐舞壁画中的乐器。胡乐胡舞由于新颖的题材、优美的音乐、热烈奔放的形式,迎合了当代追求时尚、乐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因此盛行于唐代。这一方面说明唐人的思想解放,另一方面说明唐王朝统治者所采取的一系列开明政策,兼容包纳一切外来文化,外来乐舞文化经过中国的传统美学,传统哲学思想的洗练,逐渐形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乐舞文化。
侯黎明以“丝绸之路上的敦煌”为题,向大家介绍并解读了敦煌的经典壁画作品。敦煌地处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的中间点,在北梁时期以前受西边的克孜尔影响,在北魏以后受东边的长安-洛阳一带文化影响,加上一千年的长时间历史发展,形成了完整的图像史、艺术史,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实证。他通过对敦煌第323窟《张骞出使西域图》、第45窟《胡商遇盗图》等壁画图像的解读,讲述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故事尤其是佛教艺术的形成。由于佛教使用图像进行普法,因此敦煌壁画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了佛教艺术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敦煌壁画全是正能量的,描绘地狱非常少,几乎都是天堂,这是由于莫高窟在唐代开始入世,对天国的描写呈现出富丽堂皇的皇家的感觉,由神及人的过程,图像愈加写实,这都与唐代社会经济的极大发展、人的思想解放等因素相关联,及至宋朝我国写实艺术达到巅峰时期。莫高窟记录了十个朝代的各个样式,呈现了一部丰富的佛教艺术史转变的过程。
台来提.乌布力(代龟兹研究院院长徐永明)以“丝绸之路与龟兹石窟壁画艺术”为题,介绍了龟兹地区与龟兹石窟的概况,并向大家介绍了龟兹石窟的几种主要类型。作为当时新疆地区最大的城邦国,唐朝在龟兹设立安息都护府,以保证丝绸之路的畅通,丝绸之路不仅带来了艺术,还带来了逻辑思维、人文地理和科学技术,在中西方经济文化传播交流过程中,龟兹地区起了一个桥梁连接的作用,而且在佛教文化的传播上做出了重要贡献。龟兹石窟不是一个石窟,而是二十多个石窟的总称,最多的地方是拜城,也就是千佛洞所在地。克孜尔作为新疆最大的一处佛教遗址,中心柱窟的石窟形制,就是龟兹在继承印度的基础上创造的。由于丝绸之路的伟大存在,在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下,形成了龟兹石窟艺术。
李洁(代永乐宫壁画艺术博物馆馆长李会民)以“永乐宫元代壁画保护及利用”为题,对永乐宫的价值概述、保护现状、研究现状、艺术弘扬等进行了阐述。永乐宫建于1247年,其三清殿壁画《朝元图》是中国艺术史和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上世纪50年代历经一次搬迁,迁建工程历时6年,复原后壁画完好如初,1961年被国家公布为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对永乐宫的保护,包括抢救性保护、生物环境、动物环境、修复实验、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保护规划等多角度进行综合性保护。对永乐宫的研究,包括历史资料的整理研究、文物本体的研究、文物保护技术研究、搬迁研究、文物旅游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多方面。永乐宫有大量的散客和团体参观,也有每年三月三的庙会宗教习俗活动,现今通过建立壁画教学临摹基地,吸引各大美院学生来临摹实习,在科学合理保护永乐宫的同时进行传统文化艺术的弘扬。
自由发言专家(上排:李化吉、唐小禾;中排:张敏杰、郗海飞;下排:刘西洁、王林)
与会嘉宾李化吉、唐小禾、孙韬、郗海飞、张敏杰、张静、陈绿寿、杨清泉、黄山、刘西洁、陈舒舒、吴松、王雄飞、毛晓剑、洛齐、李耘燕、廖建、刘凯等专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内容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统壁画研究与保护现状、保护和修复的理念与方法、相互间的差异与特质,当代壁画创作经验交流与推动发展,传统壁画在当代壁画教学与创作中的传承与发扬,中国当代壁画如何保持和阐释中华民族精神和审美特质,当代公共环境如何为高品质的壁画创作提供有利条件与保障等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
唐小禾谈到,随着时代发展,壁画发生了一些变化,除了庙堂和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今天的壁画从历史上宏大的叙事和重大的政治题材、历史题材,逐渐转向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怀,转向了民间。壁画进入私人空间、进入家庭、进入社区,在这个过程中也与居民产生矛盾和冲突,这矛盾本身也是有思考意义的。壁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其最重要的功能在于社会性。
张敏杰指出,壁画的三大功能是教育功能、记录功能、装饰功能,壁画是政治、是宗教、是历史、是记录,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壁画的历史就有多久,这是我们所有壁画人自始至终,从中到外延续至今的认知。今天,在“一带一路”总的会议主题下,看到这些宝贵的壁画遗产,就产生了一个关健词:亟待保护、亟待研究、亟待恢复。
郗海飞认为,本届论坛相比首届,最大的变化是有了国外专家的参与,这对于“一带一路”话题是个新的诠释。中国壁画几经沉浮,从1979年到现在,随着国家财富的积累,公共环境中艺术品的呈现方式,壁画如何在材料、内容、题材和观念上不断的更新,以及公共环境中的壁画定位,都是我们面临的问题。他希望通过更多的交流碰撞,继续深入探讨这些学术问题。
刘西洁谈到,壁画本身是跟随历史发展,跟随整个社会形态的关系出现的结构,改革开放时期大的厅堂、机场、火车站等场所,绘制了众多壁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北京机场的壁画,这是国家发展与社会欣欣向荣的结果。现今,在多元开放的时代,公共艺术的兴起对壁画的界定提出了挑战,但开放才是最大的进步,我们的文化包括壁画,都是在本土文化和国际文化的对接和影响中向前发展的。
王林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本次论坛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壁画为主题,从中外壁画的历史发展、现状、专业保护等进行了专题分析,对壁画图象的考证和分享,以及壁画创作对人类精神的更新等角度,作了非常有意义、有成果的探讨。我们应该保护壁画,研究壁画,激活传统,激发创作,在一个开放的时代,把壁画艺术的成果贡献给世界。
会议取得了预期学术成果。一方面,从宏观上梳理了沿线国家壁画历史与保护现状,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另一方面,接过壁画艺委会第一届“丝绸之路传统壁画艺术研讨会”旗帜,为持续推进“一带一路”传统壁画艺术研究和开发积累了宝贵经验。
论坛期间还在四川艺术学院艺术馆举办了主题展览“艺术瑰宝·永乐宫三清殿朝元图名家临摹作品展”,展览将持续至11月30日。
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供稿
编辑/杨雷,审校/咸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