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美展专家组赴浙江观摩指导
2009年7月12日,以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院院长许江为组长,西安美院院长王胜利、中国画艺委会委员杜滋龄、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王维新为成员的中国美协第十一届全国美展专家组抵达浙江杭州,为推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创作并提高作品的学术水平,在新落成的浙江省艺术馆召开了专题座谈会。
许江副主席11日驱车6个多小时从南昌赶到杭州,连夜评选到12日凌晨两点半。其他四位专家也坐了一夜的火车,只匆匆洗漱完毕,就不顾疲劳,赶到浙江艺术馆观摩作品。
专家组仔细观看了浙江的作品,并就多幅作品交换了意见。随后,专家组和部分评委及参展画家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对入选作品进行点评,对浙江艺术的发展进行探讨和交流。
专家组对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王胜利院长首先发言,他认为,浙江是艺术大省,底子厚,作品内容和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全国范围内很有竞争力。其中年轻的队伍要强于其他省份,观念新、有生气,后备力量充实。入选作品中,国画和水彩粉画水平较突出,尤其是国画,地域特色明显,而其他画种在表达江浙地区文化特色方面则弱一些。他鼓励年轻人要从关注生活的角度在艺术语言上进行一些探索,要加强对地域特色文化的思考。杜滋龄对几幅国画作品进行了着重的点评。他说提名金奖的工笔人物画很有江南的味道,透出雅气,避免了现在工笔画最容易出现的俗和紧的弊端。总体看浙江的国画在笔墨上既继承了老一辈的精神,又有新的语言及形式的探索和追求,很有竞争力。王维新则表示了对版画的担忧,他说浙江是版画大省,出了很多在全国有影响的大家。但是作品中“木刻里的木味要到位”这一点越来越薄弱,应该继承名家的传统,靠木味、版味、刀味突出强烈的个人味道。看到水彩、粉画取得的成绩,王维新很是振奋,他引用印象派画家透纳的话,强调水彩要着力表现作者的内心世界——“作品的崇高感不是表现对象产生的,而是由表现者的崇高思维决定的。”同时,他建议浙江的水彩、粉画应利用当地人物创作见长的优势,区别于广东的静物画,加强学术性研究,着力树立水彩、粉人物画的旗帜。作为浙江省展评委之一的许江副主席谈了三点感受:第一、更年轻一代作者的积极踊跃,表现了创作群体的有效接力;第二、很高兴看到展览中人物塑造的非常好,有场面、有灵魂;第三、浙江气派主要在于写意,在于“入于目、出于意、慧于心”的“写”的表现。在这一点上,作品整体有所提升。他说国画、油画是“写”的笔意;水彩、粉画的关键是“水”和“写”;面临着印刷时代和电子媒体挑战的版画,更是要以刀代笔,在“写”上大做文章,才会有发展。许江着重强调,重视“写”的表现是浙江的传统,也是不变的发展方向。
浙江部分评委及参展作者也纷纷发言,对如何提高浙江艺术作品的实力交流了看法,比如应加强大写意的力量;应注重给年青人创作机会,发现新人、推出新作、有效地进行梯队建设;应注重水墨人物画中笔墨和色彩的完美结合;应在作品创作和学术研究上营造宽容的氛围,加强对新观念和多元化因素的接受能力。应对版画危机,浙江版画界也一直在寻找出路,并对十一届美展对版画尺寸、不能装框等限制提出不同意见,希望能在以后的展览中放宽尺寸限制,以期出现冲击力强的精品。